布袋丸

布袋丸

Bu Dai Wan

布袋丸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5

布袋丸内有四君,芜荑芦荟共调匀;夜明砂与使君子,消疳去虫法可循。

夜明砂拣净;芜荑炒,去皮;使君子肥白者,微炒,去皮,各二两(各60g);白茯苓去皮;白术无油者,去芦;人参去芦;甘草;芦荟研细,各半两(各15g)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约10g],每服一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二两(60g),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二日仍依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现代用法:全方按调整比例,碾细筛净,配作散剂,每次服3g,用猪肉汤调化服,每日晨起空腹时服一次。)

驱蛔消疳,健脾益气。

小儿虫疳。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舌淡苔白,脉弱。

本方所治疳疾,为脾虚虫积引起,属正虚邪实之候。若不驱虫,难以清源,若不补需,无以正本。唯驱虫与健脾两法并举,方达邪正兼顾之目的。方中使君子、芜荑均为驱虫消疳之要药,古书记载使君子“主小儿五疳”(《开宝本草》);芜荑“杀三虫,散五疳,治小儿百病之药也”(《本草汇言》卷9),共为君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扶助正气,皆为臣药,君臣相配,一驱虫积,一补脾虚,针对病因病机而设。再伍夜明砂,既清肝明目,又散积消疳;芦荟一能泻热通便,二可杀虫疗疳,并借其泻下之力,以促进虫体排除,同为佐药。甘草又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邪正兼顾,标本并治。值得重视的是,该方的独特用法:即令患儿食肉及汁,并不直接服药,亦是取其补养之功。恰如《医灯续焰》卷16所言:“食肉不食药者,收药味于肉,并肉并味从类而归脾”。另外,对于小儿来说食肉较服药更易于接受。足见制方者的良苦用心。 本方的配伍热点是:杀虫消疳寓于补养脾胃之中,则祛邪而不伤正。该方之所命名“布袋丸”,其原因就是用布袋贮药,与肉同煮,再悬之待用。

本方为脾虚虫疳的重要方剂,因该证多见于小儿,散儿科甚为常用。临床运用时,以面黄发焦,肢细腹大为证治要点。

若热重者,宜加黄连以清之;兼食积者,可加神曲、鸡内金以消之。

本方现常治疗小儿虫疳,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