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汤
Shen Fu Tang
参附汤
附参汤,转厥安产汤
《济生续方》,录自《医学类聚》卷150
人参半两(9g);附子一两(15g)
上㕮咀,分作三服,水二盏,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益气,回阳,固脱。
大补元气。回阳、益气,固脱。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厥逆,喘促脉微。
本方针对阳气暴脱之证,以大补元气,回阳固脱为法。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重用以固后天。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温壮元阳,以补先天。又可助人参补气之力。二药相伍,上温心阳,下补命火,中助脾土,力专效宏,作用迅捷。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曰:“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 本方配伍特点是益气固脱与回阳救逆相伍,相须而用,则益气固脱之力尤著。
本方为益气回阳救脱的代表方剂。临床应以四肢厥冷,汗出喘促,脉微欲绝为辩证要点。
本次用于休克、心衰而见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大汗不止的阳气欲脱之证时,可加煅龙骨、煅牡蛎、白芍、炙甘草等敛汗潜阳之品,以增强固脱之效。
本方现代常用于休克、心力衰竭等属阳气暴脱者,对于妇女暴蹦,外疡溃后,大手术等血脱亡阳者,亦有良效。
1.本方大温大补,乃急救之方,不可久服,一俟阳气来复后则当另行调理。 2.方中人参,不可用党参代替,病人休克无法服药时,可用鼻饲法。
1.痢疾:张仲仪初得痢疾三五行,即请往诊,行动如常,然得内伤之脉,而夹少阴之邪,余诊毕,即议云:此证仍宜一表一里。但表药中多用人参,里药中多用附子,方可无患,若用痢疾门诸药,必危之道也。仲议以平日深信,径取前药不疑,然疾势尚未着也。及日西,忽发大热,身重如巨石,头在枕上,两人始能扶动,人事沉困,举家惶乱,忙忙服完表里二剂。次早诊时,即能起身出房,再与参附药二剂全安。若不辨证用药,痢疾门中几曾有此等治法乎?况于疾未着而早见乎! 2.中风:景氏妇年近五旬,中风已五六日,汗出不止,目直口噤,遗尿无度,或以为坏症,脉之虽甚微,而重按尚有不疾不徐自然之势,此即胃气也。乃曰遗尿本属当时脱症,故不治,若多日安得不尿,且坐视数日而不脱,断非绝症也,投以参附汤,二三剂渐苏,重服温补而愈。 3.休克型肺炎:以参附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抢救3例休克型肺炎病人,用人参三钱,附子三钱,浓煎温服。一例加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甘草二钱。疗效满意,服药2-3小时后,皮肤渐暖,紫绀逐渐消失,并开始排尿。休克缓解的时间在12-15小时之间,血压逐渐稳步上升,无较大的反复。 4.不育症:某男,25岁,身体矮小,无胡须,外貌若十五、六岁,性欲减退,婚后五年未育。处方:人参30g,制附片60g,分十次煎服。一月后复诊好转,原方再服两剂,越年有子嗣。 5.小儿久咳:某女,三岁,咳嗽近四月,病势渐剧,身体瘦弱,食欲不振,舌白唇淡。处方:正高丽参一钱,焙附子四片,炖水温服,分二剂服。服一剂,咳减,睡眠安静,连进两剂,咳症顿除,食欲增强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