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莲子

Lian Zi

莲子

莲子肉,藕实,水芝丹,莲蓬子,莲实,蓬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6〜15g。

1.莲子配芡实 芡实甘涩平,健脾止泻,固肾益精,祛湿止带;莲子甘涩平,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二药伍用,相互协同,增强健脾止泻、补肾固精、除湿止带之功。常用治脾虚泄泻,日久不愈;脾虚湿盛,白带绵绵;肾虚精关不固,梦遗滑精;肾虚小便频数,小便失禁等。 2.莲子配黄连 莲子禀芬芳之气,甘可补脾,涩能止泻,善能补脾涩肠止泻;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尤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除脾胃大肠湿热。两药合用,能除湿热,止泻痢,健脾胃,可治疗久痢,饮食不下等。

大便燥结者不宜使用。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湖南、福建、江苏、浙江。

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直径0.8~1.4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气微,味甘、微涩;莲子心味苦。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等;还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等。

莲子味甘而涩,人于背经,能益肾固精,《本草纲目》记载其能“ 固肾气”。常用治肾气不足,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或心肾不交之小便白浊,梦遗滑精。 莲子人于脾肾二经,既能益肾固精,又能固涩止带,为脾虚、肾虚所致带下的常用之品。用治脾虚失运,水湿下注之带下量多色白,或脾肾虚弱,带脉失约之带下淸稀,腰膝酸软等症。 莲子甘可补脾,涩能止泻,《本草纲目》曰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香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常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或脾肾两虚,久泻不止者。 本品人心肾二经,能安心神,益肾气,交心肾,用治心肾不交而虚烦、心悸失眠等症。

1.《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 2.《本草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泻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3.《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本品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作用。 1.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 莲子多糖0.2、0.4g/kg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连续灌胃30天,可拮抗D-半乳糖导致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Px)活力的降低及血浆、脑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的升髙,显示抗氧 化、延缓衰老作用。 2.增强免疫作用 莲子多糖0.2、0.4g/kg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连续灌胃7天,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2活性,促进刀豆素A或脂多糖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并降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水平。

置干燥处,防蛀。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