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Jin Ying Zi
金樱子
金罂子,山石榴,灯笼果,糖刺果,刺橄榄
干燥,除去毛剌。 金樱子肉 取净金樱子,润软,除去毛、核。
同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煎服,6~12g。
1.金樱子配牡蛎 金樱子人肾与膀胱经,能固精缩尿止遗;牡蛎质体重坠,味咸性微寒,有益阴清热之功,味涩又能收敛固涩。两药配伍,能益阴潜阳,固精止遗,用治肾虚遗精,滑精等证。 2.金樱子配桑螵蛸 金樱子能固精缩尿止遗;桑螵蛸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两药合用,增强益肾固精,缩尿止遗作用,适宜于肾气虚弱,收摄无力之遗精滑泄,小便频数,甚或小便失禁等症。
本品功专收涩,故有实火、邪实者不宜使用。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四川、湖南、广东、江西。
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呆,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气微,味甘、微涩。
主要含多糖、黄酮类、三萜类及鞣质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金樱子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25%。
金樱子味酸而涩,入肾与膀胱经,功专固敛,善敛虚散之气,固涩滑脱之关,能敛肾气,固梢关,止遗滑,缩小便,疗崩带。凡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而致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者均可应用。 金樱子味酸收敛,涩可去脱,入大肠而涩肠止久泻。凡脾虚失运,气虚下陷之久泻久痢,脱肛阴挺者,均可用之。 《本草经疏》称广涩可去脱,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此药气温,味酸涩,人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
1.《蜀本草》:“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2.《本草备要》:“固精秘气,治梦泄遗精,泄痢便数。” 3.《本草求真》:“生者酸涩,熟者甘涩,当用其将熟之际,得微酸甘涩妙,取其涩可止脱,甘可补中,酸可收阴,故能善理梦遗崩带遗尿。”
金樱子所含鞣质具有收敛、止泻作用。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钩端螺旋体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金樱子煎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