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Wu Bei Zi
五倍子
百仓虫,文蛤,木附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3〜6g。外用适量。
1.五倍子配地榆 五倍子味酸涩而性寒,其性收敛,长于收敛止血,并能清降火邪;地榆味苦沉降,酸涩收敛,微寒清热,为凉血止血之佳品,善治下焦血热的痔血、便血。两药伍用,可增强凉血收敛止血作用,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浮热得清,大肠亦自清宁,故两药伍用,尤宜于便血,痔血。 2.五倍子配茯苓 五倍子酸涩收敛,人大肠经,有涩肠止泻之功;茯苓甘平,甘则能补,淡则能利,长于健脾补中,渗湿止泻。两药配伍,一能健脾补中顾其本,一能涩肠止泻治其标,适用于脾虚湿盛,泻痢不止,久泻便血之证。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湿热内蕴之泻痢不宜使用。
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 Stew.valr.sinica(Diels)Rchd.et Wils.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而以四川为主。
主产于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湖北等地。
1.角倍 菱形、卵圆形或纺锤形,长3-8cm,直径2-5cm,具有不规则的角状分枝。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被灰白色软滑短柔毛。质硬脆,破碎后中空,断面角质状,有光泽,信壁厚1-2mm,内壁平滑,有多数黑褐色死蚜虫、黑色粉末状蚜虫卵及排泄物附着于内壁上,并时有1-2对游离于角倍中的白色丝团,丝团表面又附有多数蚜虫尸体,内壁上附有白色粉霜状或结晶状的蜡祥物。气特异,味涩。 2.肚倍 长圆形或纺锤形,略扁,无角状分枝;表面暗灰黄绿色,有多数浅纵纹,柔毛较少;倍壁厚约3mm。以个大、完整、壁厚、色灰褐、纯净者为佳。经验认为内壁布满蚜虫者为优。
主要含鞣质: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3-0二没食子酰基-1,2,4,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等;脂肪酸类成分: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酯,亚油酸;还含没食子酸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50.0%;含鞣质以没食子酸(C7H6O5)不得少于50.0%。
五倍子味酸涩,其性善敛,性寒清热,入于肺经。既能敛肺气,降肺火,又能化顽痰,止咳嗽。用于肺虚久咳以及肺热痰嗽较为适宜。五倍子亦可敛肺固卫止汗,治盗汗和自汗。取其酸涩之性,人大肠经,能涩大肠,收滑脱,止泻痢,治泻痢不止、久泻便血等证。五倍子收涩之性还可固精止遗,可用治肾虚遗精滑精;兼能收敛止血,可用治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外伤出血等。 此外,五倍子酸性寒,能解热毒,除湿浊,敛疮疡。可用于热毒疮痈,头疮癣癩,湿疮风痒,牙疳,疮口不敛者。
1.《本草拾遗》“肠虚泻痢,为末熟汤服之。” 2.《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又“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泻痢湿烂。” 3.《本草经疏》“取其苦能杀虫,酸平能敛浮热,性燥能主风湿、疮痒脓水。”
本品具有收敛、抗菌、抗突变作用。 1.收敛作用 五倍子富含鞣质,具有广泛收敛作用,可用以收缩血管,硬化组织。肝前性门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的新西兰兔经食管曲张静脉内或旁分别注射50%、70%、100%五倍子液,第8天后食管溃疡分别为0%、8%、33%,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吸收和纤维化,曲张静脉闭塞消失。 2.抗菌作用 五倍子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对致龋菌有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均为15.6g/L,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茸毛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95、3.9g/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分别为7.8、 3.9g/L。五倍子煎剂、水授剂、鞣酸对远缘链球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3.抗突变作用 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在黄曲霉毒素B1致V79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突变实验中,在75〜600ug/ml浓度范围内显示出明显的抗突变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置通风干燥处,防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