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Tian Ma
天麻
赤箭,明天麻,神草,定风草
蒸透,敞开低温干燥,切薄片。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3~10g。
1.天麻配钩藤 天麻味甘性平,功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钩藤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二药相须配对,可增强清热息风,平肝定惊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及头痛眩晕等证。 2.天麻配川芎 天麻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又能祛外风,通络止痛;川芎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活血、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二药伍用,功能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治头痛,眩晕多用,也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3.天麻配全蝎、僵蚕 天麻功能平肝息风,祛风通络;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三药功效相近而配用,具有较强的息风止痉,祛风通络作用,善治惊风,抽搐等。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5~12cm,宽2~6cm,厚0.5~3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
主要含酚类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天麻苷元),4-羟苄基甲醚,4-(4'-羟苄氧基)苄基甲醚;脂肪酸类成分:十六烷酸,十七烷酸;多糖:天麻多糖,杂多糖GE-Ⅰ、Ⅱ、Ⅲ。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天麻素(C13H18O7)不得少于0.20%。
天麻味甘质润,“气性和缓”(《药品化义》),而无燥烈之弊,主入肝经而长于息风止痉,大凡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诸如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合应用,故《本草纲目》有“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神药”之论。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并可止痛,可用治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等所致的眩晕、头痛,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无论历虚属实,均可配伍应用。 天麻又能祛外风,通络止痛,可用治中风偏瘫,手足不遂,肢体麻木以及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等。
1.《神农本草经》“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2.《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3.《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痓,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本品具有抗惊厥、抗癫痫、抗抑郁、镇静、镇痛、降血压、增强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的LD50为51.4~61.4g/kg,静脉注射天麻液的LD50为39.8g/kg。小鼠灌胃或静脉注射天麻苷元0.5g/kg均未见中毒和死亡。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