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

旋覆花

Xuan Fu Hua

旋覆花

金钱花,金福花,金佛花,金沸花

蜜旋覆花 取净旋覆花,加炼蜜拌润,炒至不粘手。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咯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煎服,3~10g;布包。

1.旋覆花配紫苏子 旋覆花辛温性降,功专降气行水化痰;紫苏子辛温润降,长于降肺气,化痰涎。两药伍用,可增强降气化痰作用,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适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痰多胸痞之证。 2.旋覆花配桑白皮 旋覆花苦降辛开,长于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桑白皮甘寒性降,功专泻肺热、平喘咳。两药相配,寒温同用,共奏清肺热而平喘咳之功,适用于肺热痰黄咳喘之证。 3.旋覆花配瓜蒌 旋覆花辛开散结,降气化痰消痞;瓜蒌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宽胸散结。两药伍用,可增强化痰散结消痞之功,适用于痰气互结、胸阳不通之胸痹疼痛,不得卧者。

1.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慎用。 2.本品因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的干燥头状花序。

旋覆花生于海拔150~2400米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 欧亚旋覆花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旋覆花 花序呈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5cm。总苞苞片约5层,覆瓦状排列,苞片外层叶质,内层膜质,长约1厘米,花瓣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多数,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体轻,质脆易散碎。气微,味微苦。 欧亚旋覆花 花序直径1~2cm,总苞片4~5层,外层苞片上部叶质,下部革质。舌状花花冠长1~2cm,宽1~1.5mm。管状花花冠长4~6mm。冠毛20~25条。

主要含倍半萜内酯类成分:旋覆花素,大花旋覆花素,旋覆花内酯,乙酸蒲公英甾醉酯等;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异槲皮素,木犀草素等;有机酸类成分:咖啡酸,绿原酸等。

旋覆花苦辛咸而性微温,苦降辛开,咸能软坚,温能宣通,入肺可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用于痰涎壅肺,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者,不论寒证或热证,皆可应用。因其性温,故治寒痰壅肺,喘咳痞闷尤为适宜。 旋覆花又归脾、胃经,善降胃气,有良好的降气止呕噫作用,常用于痰浊内停,胃气不和所致噫气、呕吐,心下痞满诸证。正如《本草备要》云:“入肺、大肠经,消痰结坚痞,唾如胶漆,噫气不除。” 旋覆花质虽轻,却以降为能。既降肺气,又降胃气,故前人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

1.《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2.《药性论》“主胁肋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3.《本草汇言》“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呕吐,痞坚嗳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证。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性利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

本品具有镇咳、祛痰、保护血管内皮等药理作用。

毒理研究 旋覆花毒性较小。旋覆花水煎剂50g/kg灌胃连续7天,小鼠全部存活,无中毒症状,LD50大于50g/kg,毒性较小。

置干燥处,防潮。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