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水红花子

Shui Hong Hua Zi

水红花子

红蓼,荭草,东方蓼,狗尾巴花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散血消癥,消积止痛,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痞块,瘿瘤,食积不消,胃脘胀痛,水肿腹水。

15~30g。外用适量,熬膏敷患处。

1.水红花子配三棱 水红花子功能散血消癥、消积除痞;三棱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两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消积行气之功,适用于癥瘕痞块、瘿瘤诸证。 2.水红花子配枳壳 水红花子具有清热消积止痛功效;枳实具有行气除痞消积功效。两药合用,能增强消积除痞之功,适用于食积停滞之脘腹胀满。

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n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本品呈扁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花旗松素,槲皮素,花旗松素-3-O-β-D-葡萄糖苷,山柰素-3-O-L-鼠李糖苷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花旗松素(C15H12 O7)不得少于0.15%。

水红花子味咸性凉,入肝经血分,功能散血消癥,多用治癥瘕痞块、瘿瘤诸证,故古有水红花子为“消血积,化癖散疬之药”之说。 水红花子性凉入胃,具有消食散积、清热止痛之功,常用于食积不化、积而化热,胃脘胀痛等证。 以水红花子所具有的散血消癥、消积止痛、利水消肿之功,还能用治水肿腹水。

1.《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2.《本草汜亩》“消血积,化癖散疬之药也。善消磨,能入血分,逐留滞,去痹气,清血瘴,明目疾。”

本品具有镇痛、抗氧化、利尿等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水红花子水煎液对小鼠热板和醋酸造成的疼痛模型有镇痛作用。 2.利尿作用 水红花子煎剂10g/kg灌胃,对大鼠有利尿作用。 3.抗氧化作用 水红花子醇提物0.6、1.2、2.4、4.8g/kg能降低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血清、肝、肾组织中MAD,提高SOD及GSH-PX活力,下降脑组织中LF,具有抗氧化作用。 4.其他作用 水红花子水煎剂体外对志贺痢疾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mm和l3mm。挖沟法显示对志贺痢疾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的抑制距离分别为16mm和7mm。水红花子煎剂,酊剂或石油醚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异实体型)和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小鼠灌胃水红花子水煎液的LD50为93.37±13.9g/kg。水红花子水煎液20g/kg可能具有肝毒性。

置干燥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