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Pu Huang
蒲黄
蒲厘花粉,蒲草黄
生蒲黄 揉碎结块,过筛。 蒲黄炭 取净蒲黄,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棕褐色。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煎服,3~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1.蒲黄配茜草 蒲黄收敛止血,兼能行瘀;茜草凉血止血,兼能行瘀。两药配伍,止血作用增强,使血热清则血自宁,瘀滞行则血自归经,适用于血热瘀滞之诸出血证。 2.蒲黄配阿胶 蒲黄收敛止血,兼能散瘀;阿胶养血补阴,又能止血。两药配伍,相须为用。止中有散,补中有行,止血不留瘀,补虚不碍邪,对于出血兼有血虚者尤为适宜。
孕妇慎用。
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山东等地。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本品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如异鼠李素、槲皮素等,甾类如香蒲甾醇、β-谷甾醇等,此外尚含有脂肪油、生物碱及氨基酸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54H42O20)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蒲黄甘缓不峻,性平无寒热之偏,长于收敛止血,又能活血行瘀,止血与行血并行,涩血与散瘀兼备,为止血行瘀之良药。广泛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皆可,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 蒲黄人血分,能活血通经,消瘀行滞,用治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瘀血作痛者。 蒲黄功能利尿通淋,行瘀止血,适用于血淋涩痛。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 2.《本草汇言》:“蒲黄,血分行止之药也,主诸家失血。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兼止也。”“蒲黄,性凉而利,能洁膀胱之原,清小肠之气,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 3.《药品化义》:“蒲黄,专人脾经。若诸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味甘和血,上治吐血咯血,下治肠红崩漏。但为收功之药,在失血之初,用之无益。若生用亦能凉血消肿。”
本品水浸液、煎剂或50%乙醇浸液均有促进凝血作用,且作用显著而持久;蒲黄多种制剂都能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减轻心肌缺血性病变;对离体子宫有兴奋性作用,可使离体肠蠕动增强;能够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酯质含量,改变血脂成分;此外,蒲黄还具有抗炎、利胆、利尿、镇痛、平喘及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
蒲黄有溶血作用,可减少小鼠白细胞、红细胞总数,还可引起豚鼠变态反应作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