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Fu Ling
茯苓
茯菟,茯灵,伏苓,松薯,松苓,松木薯
茯苓个 堆起“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 茯苓块 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0~15g。
1.茯苓配泽泻 茯苓性质平和,既能利水,又能祛邪;泽泻性寒,其利水作用较强。二药配用,泽泻得茯苓,利水而不伤脾气;茯苓得泽泻,利水除湿之力倍增。适用于水湿停留之水肿、淋浊、小便不利、泄泻等。 2.茯苓配半夏 茯苓补脾能促使水湿运化,脾运旺盛则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半夏温燥化湿,脾湿去则中焦土燥,水饮无以生。半夏与茯苓,一为温燥化湿,一为淡渗利湿。二者配用,可健脾利水,燥湿化痰,行水宁心。临床常用于脾虚湿停,胃失和降之心下痞满,呃逆呕吐,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或下利便溏等证。 3.茯苓配党参 茯苓甘淡而平,以利水渗湿为主,且有健脾助运之功;党参甘平,最善健脾益气。二药合用,增加健脾益气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体倦;脾虚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 4.茯苓配黄芪 茯苓甘淡,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黄芪甘温,长于补气升阳,健脾利水消肿。二药配用,使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脾胃气虚之食少、体倦、便溏;脾虚所致的水肿、白浊、白带增多者。 5.茯苓配朱砂 茯苓长于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朱砂善于清心镇惊,安神。二药合用,安神之力更强,适用于失眠、惊悸、健忘等心神不安。 6.茯苓配附子 茯苓甘淡而平,长于健脾利水渗湿;附子辛热,长于温肾助阳。二药合用,温肾暖土,阳气得助,其温阳利水渗湿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
本品性泄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
菌核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皱纹和缢缩,有时部分剥落。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主要含多糖:β-茯苓聚糖等;三萜类成分:茯苓酸,茯苓素,块苓酸,齿孔酸等;甾醇类成分:麦角甾醇等;还含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腺嘌呤等。
茯苓味甘淡,甘能补中,淡能渗利,善于利水,为利水渗湿要药。其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可用治寒热虚实多种水肿、小便不利。又因其能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为治痰之良药,常用于痰饮目眩、心悸怔忡等。 茯苓味甘,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渗湿而止泻,使中焦清升浊降,故常用于脾虚湿盛之食少体倦、便溏泄泻。 茯苓入心脾二经,能补脾而助气血生化之源,使心有所养,又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惊悸失眠,对心脾亏虚所致的心神不安尤为适宜。
1.《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2.《名医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漓,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3.《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4.《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本品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利尿、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茯苓口服无毒。有报道小鼠静脉注射羧甲基茯苓多糖的LD50为3.13±0.14g/kg,小鼠死亡前中毒症状为活动减少四肢无力,抽搐、呼吸微弱而停止,在1~2 天内死亡,口服无异常反应,长期毒性试验未见毒性反应。硫酸化茯苓多糖灌胃给药LD50为7.358/kg,属低毒性物质。
置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