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

秦艽

Qin Jiao

秦艽

大叶龙胆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切厚片。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3〜10g。

1.泰艽配鳖甲 二药均有退蒸除热作用。秦艽为风药中之润剂,退虚热、除骨蒸在于辛散宣清;鳖甲退虚热在于滋阴清热。二者配合,补清共用,共奏养阴透肌退热之功。为治疗骨蒸虚热之常用药对,适用于虚劳潮热、骨蒸盗汗。 2.秦艽配地骨皮 二药皆能清热除蒸,但秦艽偏于清热邪郁伏;地骨皮偏于凉血滋阴,清阴分之热。二者相配,则清热除蒸之效更佳,适用于温病余邪不尽,邪伏阴分,骨蒸潮热。 3.秦艽配络石藤 二者均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和清热之功。二药配伍,常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四肢拘急,麻木等。 4.秦艽配天麻 秦艽可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天麻能祛外风,通经活络。两药相须为用,有祛风除痹,通络止痛之功,适用于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及中风手足不遂或麻木等。 5.秦艽配苗陈 二药皆能清热利湿退黄疸,且茵陈为治黄疸要药。两药相配,利湿退黄的作用更著,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莲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陕西、山西。

秦艽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 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1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主要含环烯醚萜类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秦艽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等;生物碱类成分:龙胆碱(秦艽碱甲),龙胆次碱(秦艽碱乙)等;有机酸类成分:栎瘿酸;还含糖类及挥发油等。

秦艽辛敢苦泄,辛以疏风,苦以燥湿,能散厥阴肝经之风,泄阳明胃腑之湿,为散风除湿,舒筋通络的常用药。其质地滋润,药性平和,前人有“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之称,强调其虽为风药,但祛风除湿而不燥,凡风湿痹痛,无问新久,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因其性微寒,故对发热、关节红肿热痛者尤为适宜。本品又长于舒筋,对于风中经络所致手足不用,半身不遂等亦可用之。因其质润而不燥,能退虚热而无损阴津,故可用治骨蒸劳热、妇人胎热、小儿疳积发热。此外,秦艽具有清利湿热之功,亦用于治疗湿热黄疸。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2《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3《本草纲目》“手足不遂,黄疽,烦渴之病须之,取其祛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晡潮热骨蒸。”

本品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降压和保肝等作用。

秦艽提取物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为200g/kg。秦艽碱甲小鼠灌胃LD50为0.48g/kg,腹腔注射为0.35g/kg,静脉注射为0.25-0.30g/kg。

龙胆苦苷在兔体内符合二室模型,t1/2为 6.727h.

置通风干燥处。

曾有报道4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服秦艽碱甲100mg,1日3次,共4~13天,先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1例患者服100mg后感心悸及心率减缓,但很快恢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