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草乌
Zhi Cao Wu
制草乌
鸡毒,土附子,毒公,竹节乌头,五毒根,耗子头
其制法为取净草乌,按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至取大个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以质脆、稍有麻舌感者为佳。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1.5~3g,宜先煎、久煎。
制草乌配制川乌 制草乌与制川乌同为辛热有毒之品,具有较强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两药配伍应用可明显增强祛风散寒,逐湿止痛之药力,药性更峻猛,常用于寒痹重症、顽症及骨节冷痛者。
1.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2.孕妇禁用。 3.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本品为毛莫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经炮制加工制成。应由具备资质的饮片企业生产。
分布于东北、华北
母根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厘米,直径0.6-1.8厘米,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一顶端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有纵皱缩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突状侧根。子根和母根形相似,表面较光滑。质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气微,味辛辣,麻舌。
主要含单酯型乌头生物碱类成分: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酯型生物碱等;还有微量双酯型乌头生物减。单酯型生物碱毒性较双酯型生物碱小。
制草乌味辛性热,入心、肝、肾、脾等经,药性雄烈,功效与制川乌相似,但温里祛寒之药力较强,长于祛寒胜湿,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顽痹及心腹冷痛、疝痛等。
1. 《药性论》“乌喙,其气锋锐,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言其益阳亊,治男子肾气衰弱者,未可遽然也。” 2. 《本草纲目》“乌、附毒药,非危病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 3. 《本草备要》“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颇胜乌川。然至毒,无所酿制,不可轻投。”
本品有抗炎、镇痛和局麻等作用。 1. 抗炎、镇痛作用 制草乌对不同的炎症、疼痛模型均有对抗作用,能抑制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肿胀及大鼠巴豆油肉芽肿,减少小鼠醋酸致痛的扭体次数、延长小鼠醋酸扭体及热刺激致痛潜伏期,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 2. 对心脏的影响 制草乌生物碱能增加离体大鼠心脏的收缩幅度,加快心率,其作用强度不如生草乌;生乌头经炮制后虽然作用有所下降,但对心脏的毒性也明显降低 3. 局部麻醉作用 草乌对黏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将草乌涂于人舌尖有麻木感,可持续4~5h。家兔角膜麻醉作用能持续40~60min以上,草乌所含的北乌头碱、异乌头碱均有局部麻醉作用。
草乌及乌头碱毒性强,给人口服乌头碱4出8 即能致死。乌头碱经加热分解成乌头次乌头碱4mg即能致死。乌头碱经加热分解成乌头次碱和乌头原碱,则毒性大大降低,但仍有镇痛、抗炎等作用。乌头碱易从消化道迅速吸收,误服或过量服用后数分种内即出现中毒症状。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可引起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从而导致心率缓慢或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最后则由于呼吸麻痹和中枢抑制而死亡。对神经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呼吸中枢抑制为其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生草乌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具有毒性作用,故妊娠期间(尤其妊娠前3个月)慎用或禁用草乌。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