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

甘遂

Gan Sui

甘遂

主田,重泽,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化骨丹,肿手花,萱根子,头痛花

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以肥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醋甘遂 取净甘遂,加米醋煮至醋被吸尽,炒干。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癫痫,痈肿疮毒。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

1.甘遂配大黄 甘遂峻下逐水;大黄清热泻下。两者共用以达逐水、泻下、清热之功,专治水饮与热邪结聚所致的少腹硬满疼痛拒按、便秘等。此外,甘遂消肿散结,大黄清热解毒,共捣外敷患处可疗疮肿、痄腮。 2.甘遂配半夏 甘遂性猛峻烈,攻逐水饮,行水散结;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药合用,攻逐消散,化痰除饮,用于痰饮水湿结聚于胸所致的心下坚硬痞满等。

1.本品苦寒,有毒,作用峻烈,故虚弱者慎用。 2.不宜与甘草同用。 3.孕妇禁用。

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

生于草坡、农田地埂、路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根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 1~5 厘米,直径 0.5~2.5 厘米。除去栓皮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栓皮残留;未去棕红色栓皮者,有明显纵槽纹和少数横长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

主要含萜类成分:大戟二烯醇,α-大戟醇,甘遂醇(20-表大戟二烯醇),巨大戟萜醇,甘遂萜酯A和B;还含棕榈酸、枸橼酸、草酸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大戟二烯醇(C30H50O)不得少于 0.12%。

甘遂苦能泄降,寒可除热,专于行水,善行经隧之水湿,泻水逐饮力峻,使体内潴留之水饮从二便而排出,故凡是水肿,大腹臌胀,胸胁停饮,而正气未衰者均可用之。 《本草纲目》记载,甘遂能治“痰迷癲痫”。本品苦寒峻下,能荡涤痰涎,故可用于痰热上扰,蒙蔽清窍而癲痫发狂者。 甘遂苦寒有毒,可泄火攻毒,外用有解毒消肿散结之功,可治湿热毒火引起的各种痈肿疮毒。

1.《神农本草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 2.《珍珠囊》“味苦气寒,苦性泄,寒胜热,直达水热所结之处,乃泄水之圣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故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但有毒,不可轻用。”

本品具有泻下、利尿、抗急性胰腺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

①急性毒性:甘遂生品毒性较大,炮制后毒性可降低。甘遂生品、醋制品及甘草制品的乙醇冷浸提取物分别以 0.4ml/20g 容积对小鼠灌胃,LD50分别为32.1、103.28、160. 92g/kg,可见甘遂炮制后毒性显著下降。另有报道生甘遂及醋制甘遂乙醇回流提取物分别按 0.03ml/g 容积对小鼠单次灌胃,测得LD50分别为 24.64、106.358mg/g,给药 30min 后部分动物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烦躁、呼吸增强、全身抖动、蜷缩,尸检见肠系膜极度充血,肠体积显著膨大。 ②特殊毒性:甘遂注射液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甘遂注射液 5mg/kg 和 1mg/kg 均有明显胚胎毒性,但对存活胎仔无致畸作用,引产后对小鼠再次受孕率无明显影响。 ③皮肤黏膜刺激性:甘遂中的大戟二萜醇类化合物具有皮肤黏膜刺激作用。20% 的生甘遂醇提取物对家兔皮肤和眼睛具强烈刺 激性,醋甘遂醇提物刺激性降低,生甘遂水提取物与醋甘遂水提取物均无明显刺激性。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