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
Qing Hao
青蒿
香蒿,臭蒿,苦蒿,黄蒿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6〜12g,后下。
1.青蒿配知母 青蒿长于清退虚热,除骨蒸劳热;知母尤善滋阴润燥,泄肾中虚火。二药配伍,共达滋阴清热除蒸之效,适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 2.青蒿配白扁豆 青蒿芳香化浊,清热解暑;白扁豆解暑利湿,健脾和中。二药配伍,增强清解暑热,健脾利湿之效,适用于暑热挟湿,发热头昏,恶心吐泻。 3.青蒿配黄芩 青蒿芳香透散,善清热截疟;黄芩苦寒燥湿,善清泄湿热。二药配伍,增强清热燥湿截疟之力,适用于湿热郁遏少阳,寒热如疟,胸痞作呕等症。
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慎用。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本品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和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本品主要含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性成分及其他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谷甾醇等。倍半萜类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等。黄酮类有3,4-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等。香豆素类有香豆素、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等。挥发性成分中以茨烯、β-茨烯、异蒿酮、左旋樟脑、β-丁香烯、β-菠烯为主,另含α菠烯、蒿酮、樟脑等。
青蒿苦、辛而芳香,性寒,主人肝、胆经。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入阴分,故长于清透阴分伏热,尤宜于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伤,虚热内生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低热不退等症。《本草图经》谓其“治骨蒸劳热为最”,本品又善清虚热,除骨蒸,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之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的常用之品。 青蒿苦寒清热,辛香而散,外能解暑热,故常用治外感暑邪,发热口渴,头痛头昏等症。 青蒿辛寒芳香,主人肝胆,截疟之功甚强,尤善缓解疟疾发作,寒战壮热,为治疗疟疾寒热的要药。 青蒿尚有利胆退黄之功,又可用于湿热黄疸。
1.《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 2.《本草新编》:“退暑热。” 3.《医林纂要》:“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
本品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
青蒿油乳剂灌胃小鼠LD50为2.10±0.08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动物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观察未见明显改变。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的毒理研究发现,青蒿素毒性较低,小鼠灌胃、肌注、静脉注射LD50分别为3.8、0.838、0.631g/kg,大鼠、鸽、豚鼠、家兔、猫、狗灌胃MTD均在1.0g/kg以上,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活动抑制、呼吸减慢,动物死亡原因主要为抑制或麻痹;大鼠与家兔1.0g/kg灌胃,连续14天,未见毒性反应。 沙门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表明育蒿素无诱变性。青蒿素7.5、15、30mg/kg于大鼠妊娠7〜1 7天连续灌胃给药,青蒿素中、髙剂量组出现胚胎致死毒性,胚胎着床后损失率分别为31.8%和66.0%;低、中、髙剂量组的骨骼畸形率分别为16.7%、15.4%、23.5%;高剂量组延缓胎仔发育,胎仔体重、体长、尾长均低于对照组。
青蒿素吸收快,分布广,排泄快,代谢迅速。H-青蒿素对小鼠灌胃血中放射性1h达到髙峰,4h降到峰值1/2以下;1h胆汁放射性最高,实质脏器依次为肾、肝、心、肺、脾、肌肉、骨骼、脑;H-青蒿素皮下注射整体放射自显影也得到相同结果。大鼠静脉注射青蒿素10min肝脏浓度最高,5h脑中浓度显著增髙,但维持时间短,给药16h后即下降到5h的1/2;肌内注射后半小时即显著吸收,以肝、脑、骨、血液含最较高,16后大部分药物基本消失。青蒿素50mg/kg家兔灌胃Cmax为1.359ug/ml、tmax0.83h、AUC 12.45ug/(ml.h)。青蒿素10mg/kg狗肌内注射,Cmax为0.2ug/ml、tmax2h。
置阴凉干燥处。
低毒性是青蒿的重要特点之一。青蒿浸膏片治疗疟疾,仅少数病例(3.4%)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青蒿素水混悬液肌注有轻度疼痛;青蒿素注射液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