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Ban Lan Gen
板蓝根
靛青根,蓝靛根,靛根,大青,大蓝根,菘蓝根,北板蓝根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瘟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9~15g
板蓝根配蒲公英、紫花地丁 三药均属苦寒清热解毒之品。而板蓝根善于凉血利咽;蒲公英长于消痈散结,又能疏郁通乳;紫花地丁擅于凉血消肿,尤擅解疗毒。三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用于热毒炽盛所致的痄腮、急喉痹、乳痈及疮疖肿痛等。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禁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
主产于江苏、河北。
根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横生皮孔,并有支根或支根痕,根头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或暗棕色叶柄残基、叶柄痕及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而稍软,折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的1/2~3/4,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告依春,表告依春等;氨基酸类成分: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喹唑酮类成分:4(3H)-喹唑酮,3(-2羧基苯基)-1(3H)-喹唑酮;有机酸类成分:水杨酸、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等;还含靛玉红、靛蓝、羟基靛玉红、谷甾醇、腺苷、丁香苷、落叶松树脂醇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R,S)-告依春(C5H7NOS)不得少于0.020%,饮片不得少于0.030%。
板蓝根苦寒清泄,归心、胃经,既擅清热解毒,又擅凉血、利咽,对温毒时疫诸疾,未病可防,已病能治。既是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喉痹,烂喉丹痧之常品;又是治时行温病,温毒发斑,痄腮,大头瘟疫,丹毒及痈肿疮毒等的要药。
1.《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 2.《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 3.《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
本品具有抗病毒、抗内毒素、解热、抗炎等作用。
有报告板蓝根煎液能明显诱发小鼠骨髓嗜多集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
板蓝根总生物碱50mg/kg灌服,其有效成分表告依春(含量占12.8%)于正常和酵母致发热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4.94±0.84h和5.71±0.09h,Cmax为4.01±0.21μg/ml和4.15±0.25μg/ml,AUC为28.37±2.42μg/ml·h和30.35±2.58μg/ml·h,表明于正常或发热动物药动学行为无明显差异。但板蓝根水提液、总生物碱及表告依春单体在正常大鼠口服主要药动学参数有明显差异,水煎剂口服时t1/2明显延迟,Cmax减低,AUC与总碱相似而显著低于单体。丁香酸静注于兔药动学行为为二室模型,腹腔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6.27%。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