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Dan Zhu Ye
淡竹叶
竹叶麦冬,野麦冬,淡竹米
除去杂质,切段。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煎服,6~9g。
1.淡竹叶配芦根 淡竹叶善清心胃之火而除烦止渴,芦根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生津止渴。两药伍用,清热除烦止渴作用增强。适用于热病津伤,心烦口渴。 2.淡竹叶配麦冬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两药伍用,共奏清心除烦,养阴生津之效,使泄热而无伤阴之弊。适用于温热病邪扰及心营,身热烦躁等。 3.淡竹叶配白茅根 淡竹叶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两药伍用,增强清热利尿之功,可用于热淋,血淋,小便不利者。
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惧用。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
主产于浙江、江苏。
本品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主要含三萜类成分:芦竹素,白茅素,无羁萜等;甾类成分:菜油甾醇,蒲公英甾醇等。
淡竹叶味甘而寒,《本草纲目》谓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握灵本草》谓能“去胃热”。故淡竹叶主人心经能清心火以除烦,兼入胃经又能泄胃火以止渴,可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渴。淡竹叶甘淡性寒,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可导邪热从小便而出。能清心降火,渗湿利尿,为清利之品。故可用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所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淋痛。
1.《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2.《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淡竹叶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