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Bo He
薄荷
夜息花 ,升阳菜,蕃荷菜,南海荷,猫儿薄荷,薄苛,仁丹草,见肿消,土薄荷
除去老茎及杂质,略喷清水,稍润,切短段,及时低温干燥。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3〜6g ,后下。
1.薄荷配菊花 二者均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且薄荷又能疏肝行气;菊花善于清肝明目。二者配伍,疏散头面郁热的作用更著,常用于外感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症。 2.薄荷配牛蒡子 二者均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作用,相须配用,效力更著。常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咽痛等症,以及麻疹初起、疹透不畅及风疹、隐疹。 3.薄荷配金银花、连翅 三药皆为轻清宜透之品,均能疏散风热,薄荷长于疏散透邪,金银花、连翘长于清热解毒。三药合用,清散并用,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常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微恶寒、头痛、口渴、咽痛等症。 4.薄荷配柴胡 二药皆有解表退热,疏肝理气之功,相互配伍则外能发汗解表以退热,内能疏肝行气以解郁,常用治外感发热,热郁于表,发热、微恶寒、无汗,以及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痈、乳房胀痛等症。 5.薄荷配桔梗 薄荷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咽喉;桔梗善于开宣肺气,利咽开音。二者配伍,共奏散风热,利咽喉之效,常用治风热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 6.薄荷配僵蚕 薄荷与僵蚕皆有疏散风热之功,薄荷兼能利咽,僵蚕长于息风止痉,并能解毒散结。二者配伍,有疏散风热,解毒利咽,息风止痉之功,常用治热毒壅滞于上所致的咽痛、痄腮、大头瘟,以及小儿外感抽搐。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主产于江苏、浙江。
本品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主要含挥发油:薄荷脑(薄荷醇),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α-蒎烯,柠檬烯等。
薄荷主入肺经,性味辛凉,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薄荷常用。 薄荷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故可用治风热上攻所致之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喉痹咽痛、口舌生疮。 薄荷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故可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薄荷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故可用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此外,薄荷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1.《新修本草》:“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2.《滇南本草》:“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3.《本草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本品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病原体、解痉、利胆及排石等作用。
薄荷油给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为4.0g/kg,腹腔注射LD50为1.069~1.226g/kg,小鼠腹腔注射后2~10min出现兴奋、震颤、定向障碍、呼吸急促以至俯卧不动,呈深醉状,40~60min后逐渐恢复或出现死亡。薄荷油1.4、2.4ml/kg灌胃可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损伤高峰一般出现在服药后24~48h。肝损伤不仅可表现为血清TB 、ALP 、ALT、AST和肝脏指数升髙,且出现肝细胞严重水肿、脂肪变性、片状坏死等改变,细胞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胞质内可出现大量脂滴,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失,甚至肝细胞核溶解,与CCL4所致的肝损害相似。将离体培养的人肝脏细胞与0.5ul/ml浓度的薄荷油共同孵育,可以导致肝细胞死亡率升高。在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检验(SCE)中,薄荷油呈阳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在果蝇体细胞突变实验(SMART)中,薄荷油亦剂童依赖性的诱导突变。
薄荷油(辣薄荷)在大鼠体内可快速吸收,主要通过胆汁排泄,并进入肠、肝循环,主要的胆汁代谢物是薄荷醇葡糖苷酸。尿中的主要代谢物是薄荷醇-葡萄糖苷酸,其他有单或双羟基化薄荷醇衍生物。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