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根
Jiu Gen
韭根
韭黄
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治胸痹,食积腹胀,赤白带下,吐血,衄血,癣疮,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忌服。
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
全国广泛栽培。
根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甲基二硫化物,2-丙稀基(烯丙基)二硫化物。此外,还含蒜氨酸。
1.《别录》:主养发。 2.《本草拾遗》:捣根汁多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触者。 3.《纲目》:功用与韭叶相同。 4. 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诸癣。 5.《医林纂要》:大补命火,去瘀血,续筋骨,逐陈寒,疗损伤;加酒服之,回阳救急。 6.《分类草药性》:治风热,消食积,明目清昏,补遗精,止鼻血,清虚火,搽疳疮,熏喉蚁痒。 7.《现代实用中药》:治吐血及衄血,又捣汁涂漆疮。
1.抗菌作用 韭菜鳞茎中中主要含有蒜氨酸(alliin),蒜氨本身无抗菌作用,但在大蒜酶作用下可转变成大蒜辣素而显示强大的抗菌作用,抗菌范围广,对多种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真菌,立克次体及阿米巴原虫也有效。 2.溶血作用 韭菜鳞茎中所含的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因皂甙与血中胆固醇的亲和力特别强,可形成分子络合物作用于红细胞表面尖脂质而破坏红细胞之故。 3.祛痰作用 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而显示祛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