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Huang Pian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
1.便秘 火热内结所致的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功能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2.泄泻 湿热阻滞,气机失调所致腹痛,泄泻,泻下不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伴见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急性胃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3.痢疾 饮食不洁,大肠湿热所致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赤,舌苔膩微黄,脉滑数;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4.口疮 三焦热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5.牙痛 肺胃火热亢盛所致牙龈肿痛,身热,面赤,口干口渴,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牙周炎见上述证候者。 6.喉痹 胃肠积热,肺胃热盛所致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头晕,耳鸣,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本品可见以下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口干、发热、皮疹、瘙痒、头晕、头痛、过敏反应等,有血尿、心悸等病例报告。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本品含盐酸小檗碱。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本品建议饭后服用。 14.脾胃虚弱者慎用。
1.孕妇忌用。 2.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3.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本品为黄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味苦、微涩。
细菌性痢疾;慢性口角炎;慢性咽喉炎
方中黄芩苦能燥湿,寒可清热,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苦寒泄降,泻火解毒,又能攻下通便,开实热下行之途,有釜底抽薪之效。盐酸小檗碱有抑菌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效。
本方由3味药组成。主治湿热火毒炽盛引起的血证、便秘、痔、黄疸、暴风客热、天行赤眼、风赤疮痍、口疮、鼻疮、疖、有头疽、红丝疔、发、疔疮、流注、丹毒。方中黄芩味苦能燥湿,气寒可清热,功善清热燥湿,直折火势而泻火解毒,故以之为主药。大黄性味苦寒,泻火解毒,又能清热攻下通便,开实热下行之途,有釜底抽薪之效,作为辅药。盐酸黄连素是广谱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效。
(1)薄膜衣小片 每片重0.25g;(2)薄膜衣大片 每片重0.52g
密封(10-30℃)
24个月。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OTC(非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