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说明书
Fospropofol Disodium for Injection
磷丙泊酚二钠
本品主要成份为磷丙泊酚二钠。 化学名称:2,6-二异丙基苯酚甲缩醛磷酸酯二钠盐一水合物。 分子式:C13H19PO5Na2·H2O 分子量:350.26 辅料:甘露醇。
本品为静脉用全身麻醉剂,用于成人全身麻醉的诱导。
本品只能用于静脉给药。本品给药前须用 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 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 10%葡萄糖注射液或者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并配制成 50mg/ml 磷丙泊酚二钠溶液。本品不含任何抗菌剂和防腐剂,因此在稀释的过程中应保持无菌状态,配制后应尽快使用,如需保存,于室温下保存不超过 24 小时,未使用完的稀释液应丢弃。本品可经塑料注射器或输液泵等输注技术静脉给药。 本品可通过缓慢推注或滴注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诱导过快时可发生血压降低及呼吸抑制。给药前以及给药过程中,应吸氧并密切观察神志、呼吸与血压的变化,并调整给药剂量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 65 岁以内成人麻醉诱导剂量建议为 20mg/kg,60s内完成给药。 对于术前已使用其它镇静或镇痛药物(如咪达唑仑、芬太尼等)的患者,应根据患者镇静或镇痛药物的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状态进行本品的个体化用药。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外一种药物进行直接比较,而且可能无法反映实际临床应用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 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在 5 项临床研究中进行了安全性的评估,共计 602 例受试者接受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包括 135 例健康受试者和 467 例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上述研究中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无受试者因不良事件原因退出研究。 接受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的择期手术患者中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多为轻中度,大部分不良反应无需使用药物治疗即可痊愈。 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 本品经代谢后产生活性成分丙泊酚,其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导致一过性的、可逆的血压降低和呼吸抑制,在 II、III 期临床试验中,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组血压降低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 11.56%和 5.35%,在使用本品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和呼吸状态,如发生血压降低或呼吸抑制,医生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常规诊疗操作,进行针对性的对症处理。 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异常感觉发生率为 70.45%,该异常感觉通常表现为“局部瘙痒”,在使用本品期间会短时间、一过性的出现,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即可自行缓解。
已知对本品或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1. 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的使用应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麻醉医师给患者使用。用药期间病人应始终处于良好的监护之中,备有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通气、给氧和其他复苏的设备。 2. 本品应缓慢推注或滴注,给药过快时可发生血压降低和/或低氧血症、呼吸抑制。 3. 本品对循环和呼吸有抑制作用,使用时应密切观察麻醉深度、血压和呼吸的变化,视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用药剂量。 4. 超过 65 岁的成人和 ASA III-IV 级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5. 与其他静脉麻醉药一样,循环呼吸功能受损、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或循环容量不足、肺功能严重损害或衰弱的病人,应慎用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 6. 癫痫患者使用本品应谨慎。对癫痫患者实施麻醉之前,应先确认患者有无接受抗癫痫治疗。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丙泊酚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有效,但癫痫患者使用本品还是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7. 对驾驶或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应告知病人,在全身麻醉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技能性工作如驾驶和操作机械的能力可能受影响。
本品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丙泊酚,过量时可能发生可逆的、一过性的循环和呼吸抑制。对于循环抑制,如血压降低,严重时可使用血浆增容剂和升压药物治疗。对于呼吸抑制,应该使用氧气进行人工通气处理。
本品尚未在孕产妇中开展临床研究。本品用于孕妇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因此,除非必要,本品不应用于孕妇。 尚不确定本品是否可通过胎盘屏障。已知活性代谢产物丙泊酚可通过胎盘,可能引起新生儿呼吸和循环抑制,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产妇。尚不确定本品是否分泌到人乳中。本品的活性代谢产物丙泊酚可少量通过乳汁分泌。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哺乳期妇女。本品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65 岁以上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III 期临床试验中,本品合并使用了镇静药(咪达唑仑)、镇痛药(芬太尼)、肌松剂(罗库溴铵),尚未发现药理学禁忌。 与其他镇静催眠药一样,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与其他心肺功能抑制剂(如苯二氮䓬类和麻醉性镇痛药)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对心肺功能影响。
磷丙泊酚二钠是丙泊酚的前体药物。经静脉注射后通过碱性磷酸酶代谢,每 1 毫摩尔磷丙泊酚二钠产生 1 毫摩尔丙泊酚(磷丙泊酚二钠 1.86mg 摩尔当量于丙泊酚 1mg)。磷丙泊酚代谢为丙泊酚后,其药理学作用与丙泊酚脂肪乳剂相似,但是从磷丙泊酚释 放丙泊酚导致药效作用时间的差异。
遗传毒性: 磷丙泊酚二钠 Ames 试验、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体内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雄性大鼠于交配前 4 周至交配期、雌性大鼠于交配前 2 周至妊娠第 1 周静脉注射给予磷丙泊酚 5、10、20mg/kg,未见对雄性和雌性生育力的影响。 大鼠于妊娠第 7 天至第 17 天静脉注射给予磷丙泊酚二钠 5、20、45 mg/kg,20 和 45mg/kg剂量产生明显的母体毒性,未见对胚胎/胎仔发育的药物相关不良影响。兔于妊娠第 6 天至第 18 天静脉注射给予磷丙泊酚二钠 14、28、56、70 mg/kg,所有剂量均产生明显的母体毒性,未见对胚胎/胎仔发育的药物相关不良影响。 大鼠于妊娠第 7 天至哺乳期第 20 天静脉注射给予磷丙泊酚二钠 5、10、20mg/kg,对子代的生长、发育、行为(被动回避、水迷宫)、生育力和交配能力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影响。
本品在 ASAⅠ~Ⅱ 级择期手术患者中开展了 III 期临床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阳性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试验共纳入 523 例受试者,试验组 347 例,对照组 176 例。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剂量为 20mg/kg,60s 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对照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60s 单次静脉注射 2mg/kg。给药后,当 MOAA/S 评分达 4 级时,镇静深度满足插管标准,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0.04 mg/kg、芬太尼 3 μg/kg、罗库溴铵 0.9 mg/kg 后进行气管内插管。结果表明,FAS 集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给药后 5min 内 MOAA/S达 4 级的成功率分别为 97.7%和 97.7%,两组差值及 95% CI 为-0.41 (-2.42, 1.63);PPS 集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给药后 5min 内 MOAA/S 达 4 级的成功率分别为 97.7%和 98.3%,两组差值及 95% CI 为-0.90 (-3.34, 1.45)。
在单次静脉注射后,磷丙泊酚二钠的 AUC 和 Cmax在 10 mg/kg-30 mg/kg 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代谢物丙泊酚的 AUC 和 Cmax在 10 mg/kg-30 mg/kg 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 吸收:单次静脉注射磷丙泊酚二钠注射液 20mg/kg 后,磷丙泊酚二钠的达峰时间约为0.05±0.02h,代谢产物丙泊酚的达峰时间约为 0.16±0.05h;磷丙泊酚二钠的 Cmax 为138.43±20.01µg/ml,代谢产物丙泊酚的 Cmax为 3.35±1.02µg/ml;磷丙泊酚二钠 AUC0-∞为1953.39±283.03 min*µg/ml,代谢产物丙泊酚的 AUC0-∞为 268.61±76.06 min*µg/ml 分布:单次静脉注射磷丙泊酚二钠注射液 20mg/kg 后,磷丙泊酚二钠的表观分布容积为 394.22±75.23 ml/kg。 代谢:磷丙泊酚二钠的半衰期约为 0.44±0.10h,代谢产物丙泊酚的半衰期约为7.97±4.79h。 排泄:在尿液和粪便中均检测到原形药及其代谢产物,受试者给予磷丙泊酚二钠与给予丙泊酚后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相同。
注射剂
0.5g(按C13H19Na2O5P计)
不超过 25℃密闭保存。
18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