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妥说明书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盐酸吡格列酮
化学名称为:(±) 5-[4-[2-(5-乙基-2-吡啶)乙氧基]苯甲基] -2, 4-噻唑烷二酮盐酸盐
分子式:C19H20N2O3S·HCl
分子量:392.89
吡格列酮
本品为白色片。
本品主要适用于单靠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患者的治疗。可单独治疗或与磺酰脲类降糖药、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合用治疗。使用本品应控制饮食和体重,并适当运动。
本品单独治疗,起始剂量,每天15~30mg,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漏服,无须增量,仅需服用当日用量。视患者的血糖情况,可调整剂量,但每天最大推荐剂量为45mg。
联合治疗
1.磺酰脲类:维持原磺酰脲类降糖药用量,每天服用本品15~30mg。如出现低血糖,调整磺酰脲类降糖药的用量。
2.二甲双胍:维持原二甲双胍用量,每天服用本品15~30mg。如出现低血糖,调整二甲双胍的用量。
3.胰岛素:维持原胰岛素用量,每天服用本品15~30mg。如出现低血糖或血糖降到100mg/dl时,胰岛素减量10~25%。
应用本品治疗Ⅱ型糖尿病,根据患者的降糖反应,建议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长时间治疗应每三个月检测HbA1C水平。
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漏服,无须增量,仅需服用当日用量。
本品单独治疗,副作用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头痛、鼻塞、肌肉痛、牙不适;咽炎偶有发生。与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中度低血糖的发生率在1~2%。本品15mg/日与胰岛素合用,低血糖发生率在5%;30mg/日组在8%。
黄斑水肿:有国外上市后的报道,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发生或加重(糖尿病)黄斑水肿并伴有视力下降,但发生频率非常罕见。尚未明确黄斑水肿是否与服用吡格列酮有直接关系。如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医生应考虑是黄斑水肿可能性。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眼科医师进行的常规眼科检查。除此之外,无论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或存在其它体格检查异常,只要出现任何一种视物症状就应迅速接受眼科医生检查
骨折:在国外的一项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9.5年)的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服用吡格列酮的女性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增加。在平均为期34.5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吡格列酮组的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为5.1%(44/870),而安慰剂组仅为2.5%(23/905)。这个差异在治疗开始一年后就出现了,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持续存在。女性患者所发生的骨折为非椎骨骨折,包括下肢和远端上肢。男性患者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骨折发生率为1.7%(30/1735),与安慰剂组的2.1%(37/1728)没有明显增加。在照顾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时,尤其是女性患者,要考虑到骨折的风险,并依据目前的护理标准注意评估和维持骨骼健康。
对本品和噻唑烷酮类药物过敏者。
警告:充血性心力衰竭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在某些患者中有导致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参见【注意事项】)。开始使用本品和用药剂量增加时,应严密监测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重异常快速增加、呼吸困难和/或水肿)。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按标准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进行处理,而且必须停止本品的应用或减少剂量。 心力衰竭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本品只有胰岛素存在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因此本品不适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及其引起的酮症酸中毒。
1. 低血糖:本品与胰岛素或其它口服降血糖药同用时,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应减少合用药的用量。
2. 排卵:胰岛素抗性的绝经妇女患者,应用本品可能会恢复排卵。因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如果不采取避孕措施,可能有怀孕的危险。
3. 血液学:应用本品在开始治疗的4~12周,可能引起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2~4%,之后保持相对稳定。此与增加血容量有关,但无血液学临床意义。
4. 水肿:浮肿患者慎用。
5. 心脏:应用本品,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可能诱发心脏肥大,而其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6. 肝脏:噻唑烷酮类的另一个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在治疗特异质的患者中,具有异常的肝毒性,严重的导致肝衰竭,致肝移植或死亡。盐酸吡格列酮几乎无肝脏毒性或转氨酶升高。
尽管本品肝脏毒性很低,但对于特异质的病人,应用本品治疗的第一年,提醒患者和医师每两个月做一次肝功检查。
服药过量时,应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首先应采用适当的支持疗法。
儿童服用盐酸吡格列酮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建立。65岁及65岁以上患者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无显著性差异。怀孕妇女尚无充分和良好的临床对照研究。仅当盐酸吡格列酮对胎儿潜在的益处大于危害时,孕妇才应服用。 因现有资料很明确的显示怀孕期非正常血糖水平与先天性异常及新生儿期发病率、死亡率高度相关,所以大多数专家建议孕妇可用胰岛素尽量将血糖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盐酸吡格列酮是否在母乳中分泌尚未知,因很多药物均会在母乳中分泌,所以盐酸吡格列酮不应用于哺乳期妇女。
C级:
口服避孕药: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含有乙炔基的雌二醇和炔诺酮的口服避孕药同时服用,会降低血浆中两种荷尔蒙的浓度达30%,从而导致避孕失败。同时服用盐酸吡格列酮和避孕药的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共同的药物动力学作用尚未评估,因此,盐酸吡格列酮和口服避孕药同服的患者应谨慎。
格列吡嗪:
健康志愿者同服盐酸吡格列酮(45 mg/日)和格列吡嗪(5.0 mg/日)7日,未见格列吡嗪稳态药物动力学改变。
洋地黄毒甙:
健康志愿者同服盐酸吡格列酮(45 mg/日)和洋地黄毒甙(0.25 mg/日)7日,未见洋地黄稳态药物动力学改变。
丙酮苄羟香豆素:健康志愿者每日同服盐酸吡格列酮45 mg和丙酮苄羟香豆素连续7日,未见丙酮苄羟香豆素药物动力学稳定性变化。当患者接受丙酮苄羟香豆素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对凝血酶时间的临床作用无显著影响。
\r\n双胍类:
健康志愿者同服双胍类(1000 mg/日)与盐酸吡格列酮每日45 mg 连续7日,未见单剂量双胍的药物动力学稳定性改变。
细胞色素P450 异构体 CYP3A4对盐酸吡格列酮的代谢有部分的作用。盐酸吡格列酮的特殊形态的药物动力学相互反应研究尚未进行。由该酶引起的其他药物的分解(如红霉素,息斯敏,钙通道阻滞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及抑制性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体外受精卵,酮康唑表现出了显著的抑制盐酸吡格列酮代谢的作用。将获得的额外数据,患者同时服盐酸吡格列酮,酮康唑应当更经常地评估血糖的控制水平。
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6902135000729
药理作用
本品为一种噻唑烷酮类降糖药。通过增加脂肪组织、骨骼肌、肝脏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达到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和循环胰岛素水平。本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或成人糖尿病)。
本品通过作用于外周组织中γ过氧化物酶激活增殖受体(PPARγ)而降低胰岛素抗性,PPARγ已发现存在于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肝脏中。
毒理研究
在一组基因毒理学研究中,盐酸吡格列酮无诱发基因突变作用。包括Ames细胞学说,哺乳动物细胞正向试验(CHO/HPRT和AS52/XPRT)。应用CHL细胞的体外受精的细胞基因试验,未排列的DNA合成试验及活体微中子说。
在雌雄大鼠交配和怀孕前及期间,未观察到盐酸吡格列酮制剂对其生育力有副作用,其口服剂量达40 mg/kg/日(大约是人体推荐的最大剂量mg/m2的9倍)。
小鼠(100 mg/kg),大鼠(4 mg/kg和4 mg/kg以上),狗(3 mg/kg)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剂量大约分别为推荐人体口服剂量的11倍,1倍和两倍,基于mg/m2),观察到心脏扩大现象,在1年的大鼠研究中,当口服剂量达160 mg/kg/d时(大约是推荐人体剂量的的35倍,基于mg/m2),在13周对猴子的研究中,给予其口服剂量为8.9 mg/kg或以上(大约是推荐人体口服剂量的4倍,按照mg/m2),观察到心脏扩大现象。但在52周的研究中口服剂量达32 mg/kg(大约13倍于推荐人体剂量,基于mg/m2),未观察到此现象。
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1日1次服用吡格列酮15mg、30mg或45mg,进行包括双盲对照试验在内的各种临床试验,在821例受试者中,其综合血糖改善率([中等程度改善]或中等程度以上)为50.8%(417/821)。 在长期试验中(服用28~48周或以上),血糖得到稳定控制,空腹血糖及HbAlc维持下降,未见治疗作用减弱。 以下为血糖控制效果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双盲对照试验结果。 1) 仅采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 双盲对照试验中,使用吡格列酮,1日1次30mg,连续12周,HbAlc下降1.08±1.47%(63例患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2) 采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加磺酰脲类药物 双盲对照试验中, 使用吡格列酮,1日1次30mg,连续12周,HbAlc下降1.24±1.33%(56例患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3) 采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双盲对照试验中,使用吡格列酮,1日1次30mg,连续16周,HbAlc下降0.91±0.89%(55例患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4)采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加双胍类药物 使用吡格列酮,1日1次15mg连续12周,然后一日1次30mg连续16周,HbA1c下降0.67±0.8%(83例患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5)采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加胰岛素制剂 使用吡格列酮,一日1次30mg连续16周,HbA1c下降1.22±1.11%(45例患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吸收:本品经胃肠道吸收较好,给药30分钟后,在血浆中即可检测到,血浆药物浓度在2h(tmax)达峰值。与食物一起给药,tmax延迟至3~4h,但不影响盐酸吡格列酮的吸收总量。t1/2为3~7小时。
\r\n分布:本品在组织中分布很广,除肝脏外,其余组织均低于血浆浓度。单剂量给药平均分布容积(Vd/F)为0.63±0.41L/kg,血浆蛋白结合率99%以上,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清除率(CL)5~7 L/h。
代谢:本品主要经氢氧基化和氧化作用在体内被代谢为M-I至M-VI, 六个代谢产物,其中M-Ⅱ和M-Ⅲ具有药理活性,在血浆之中检测到的主要代谢产物是M-Ⅲ 和M-IV。
排泄:口服后,大约15%~30%由尿排泄,肾脏对原形药物的排泄极少,主要以代谢物及其结合物排泄。大部分药物都经胆汁以原形或代谢物排泄在大便中。
片剂
15mg(按吡格列酮计)
密闭,干燥阴凉处保存。
7.00元起
36个月
A10BG03
国药准字H20052156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