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苄啶颗粒(三甲氧苄氨嘧啶干糖浆)说明书
Trimethoprim Granules
甲氧苄啶
主要成分为甲氧苄啶 。
本品为淡黄色颗粒,味香甜。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脑膜炎、中耳炎、蟾肿及败血症等。
小儿口服。6个月~5岁,一次1g;6~12岁,一次2g;一日2次。
1.由于本品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 2.过敏反应,可发生瘙痒、皮疹,偶可呈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 3.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症状轻微。 4.偶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有头痛、颈项强直、恶心等表现。
1. 对磺胺类药物及甲氧苄啶过敏者禁用。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 3.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禁用。 4. 2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
1.下列情况应慎用:肝功能损害;由于叶酸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 2.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周围血象检查,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者易出现叶酸缺乏症,如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已有明显减少则需停用本品。 3.本品可空腹服用,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时也可与食物同服。 4.如因服用本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本品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本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每日1次,使用3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本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5.对于无尿患者,本品的半衰期可自l0小时左右延长至20~50小时。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清除,故在透析后需补给维持量的全量;腹膜透析对本品自血中清除无影响。 6.若与磺胺甲噁唑(SMZ)合用,两者的剂量比为1∶5(TMP∶SMZ)为好。
过量服用本品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智不清、骨髓抑制等。 逾量的处理: 1.洗胃; 2.同时给尿液酸化药促进本品排泄; 3.支持疗法; 4.血液透析。 长期服用本品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当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停药同时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直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本品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虽然在人类应用中尚未证实有致畸作用,但由于本品对大鼠、兔有致畸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干扰叶酸代谢,在胎儿循环及羊水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因此本品在妊娠期间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本品可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较高,且药物有可能干扰哺乳婴儿的叶酸代谢,因此虽然在人类中尚未证实其问题存在,但本品在乳母的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簖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新生儿及 2 个月以下婴儿应禁用。
C级:
1.骨髓抑制剂与本品同用时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机会增加。 2.氨苯砜与本品合用时,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可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 3.本品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物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本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 4.与利福平同时应用可明显增加本品清除和血清半衰期缩短。 5.与环孢菌素同用可增加肾毒性。 6.本品可干扰苯妥英的肝内代谢,增加苯妥英的半衰期(t1/2 )达50%,并减低其清除率30%。 7.与普鲁卡因胺合用,可减少后者肾清除,至该药及其代谢物NAPA的血药浓度增高。 8.与华法林合用,可抑制该药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
本品属抑菌剂,为亲脂性弱碱,化学结构属乙胺嘧啶类。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本品抗菌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品阻止了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且甲氧苄啶(TMP)与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较之对哺乳类动物酶的结合紧密5~6万倍。本品与磺胺药的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合成代谢遭到双重阻断,有协同作用,使磺胺药抗菌活性增强,并可使抑菌作用转为杀菌作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本品口服后吸收完全,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4小时,口服0.1g血药浓度峰值约为1mg/L。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组织和体液,在肾、肝、脾、肺、肌肉、支气管分泌物、唾液、阴道分泌物、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液中的浓度均超过血药浓度。本品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至脑脊液中,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0%~50%,炎症时可达50%~100%。TMP亦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胎儿循环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乳汁中本品浓度接近或高于血药浓度。房水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3。本品表观分布容积为1.3~1.8L/kg;蛋白结合率为30%~46%;消除半衰期(t1/2β )为8~10小时,无尿时20~50小时。TMP主要自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排泄,24小时约可排除给药量的50%~60%,其中80%~90%以药物原形排出,而其剩余部分以代谢物形式排出。平均尿药浓度为90~100mg/L,尿中高峰浓度约为200mg/L.在酸性尿中本品自尿中排泄增加,碱性尿中排出减少。本品少量自胆汁及粪便中(约为给药量的4%)排出。
颗粒剂
遮光,密闭保存。
暂定2年。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