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Cetuximab Solution for Infusion
西妥昔单抗
本品每20ml溶液含: 活性成分:西妥昔单抗 100mg 其他成分:氯化钠 116.88mg,甘氨酸 150.14mg,聚山梨酯80 2mg,一水合柠檬酸 42.02mg,氢氧化钠(1M)调节pH值至5.5,注射用水 加至20ml。
本品为注射用溶液,无色,可能含有与产品相关的白色可见的无定形颗粒。
本品单用或与伊立替康(irinotecan)联用于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过度表达的,对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耐药的转移性直肠癌的治疗。
建议在经验丰富的实验室按照验证后的方法检测EGFR;西妥昔单单抗必须在有使用抗癌药物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结束后一小时内,必须密切监察患者的状况,并必须配备复苏设备。 首次注滴本品之前,患者必须接受抗组胺药物治疗,建议在随后每次使用本品之前都对患者进行这种治疗。 本品每周给药一次。初始计量为400mg/㎡体表面积,其后每周250mg/㎡体表面积。 初次给药时,建议滴注时间为120分钟,随后每周给药的滴注时间为60分钟,最大滴注速率不得超过5ml/min。
西妥昔单抗的安全性不会受到伊立替康的影响,反之亦然。与伊立替康合用时,本品的其它一些不良反应为已知的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72%、恶心55%、呕吐41%、粘膜炎如口腔炎等26%、发热33%、白细胞减少症25%,和脱发22%)。因此,请同时参阅伊立替康的使用说明书。 临床上未观察到本品的性别差异。 免疫系统紊乱 :常见(>1/100,<1/10) - 约5%的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时发生超敏反应 ;其中约半数为严重反应。 轻中度(1级或2级 ;美国国立癌症中心 - 常见毒性标准,NCI-CTC)反应包括发热、寒战、恶心、皮疹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超敏反应(3级或4级)多发于初次滴注过程中或初次滴注结束1小时内,症状包括急性气道阻塞(如支气管痉挛、喘鸣、嘶哑、说话困难)风疹和/或低血压。 以上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请参见"注意事项"。 眼部疾病 :常见(>1/100,<1/10) - 约5%的患者会发生结膜炎。 呼吸、胸部及纵隔紊乱 :易见(>1/10) - 有报道25%的终末期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呼吸困难。老年患者、体能状况低下者或伴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较高,有时症状严重(见"注意事项")。 皮肤及皮下组织紊乱 :易见(>1/10) - 80%以上的患者可能发生皮肤反应,其中约15%症状严重。主要症状为粉刺样皮疹,其次为指甲病(如甲床炎)。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治疗的第1周内出现。通常中断治疗后上述症状可以自行消退,并无后遗症。随后可以按照推荐的调整剂量继续进行治疗(见"注意事项 ")。按照NCI-CTC,2级皮肤反应为50%的体表出现皮疹,3级为大于等于50%的体表出现皮疹。 代谢及营养紊乱 :有低血镁症的报道。
已知对西妥昔单抗有严重超敏反应(3级或4级)的患者禁用本品。
本品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毒性反应,此类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光。轻至中度皮肤毒笥反应无需调整剂量,发生重度皮肤毒性反应者,应酌情减量。 研究发现妇性患者的药物清除率较男性低25%,但疗效和安全性相近,无需根据性别调整剂量。因本品能透过胎盘屏障,可能会损害胎儿或影响妇性的生育能力,故孕妇及未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慎用。因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故哺乳期妇女慎用。在本品对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尚未得到确认前,儿童禁用。 严重的输液反应发生率为3%,致死率低于0.1%。其中90%发生于第1次使用时,以突发性气道梗阻、荨麻疹和低血压为特征。因部分输液反应发生于后续用药阶段,故应在医生监护下用药。发生轻至中度输液反应时,可减慢输液速度或服用抗组胺药物,若发生严重的输液反应需立即停止输液,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输氧等治疗。部分患者应禁止再次使用本品。此外,在使用本品期间如发生急性发作的肺部症状,应立即停用,查明原因,若确系肺间质疾病,则禁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用药须知 操作指南 :西妥昔单抗可通过输液泵、重力滴注或注射器泵给药,必须使用单独的输液管。滴注快结束时必须使用9 mg/mL(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输液管。 本品为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与产品有关的白色可见的无定形颗粒,这些颗粒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本品在给药期间必须使用0.2 um或0.22 um微孔径过滤器进行过滤。 本品可与以下物品配伍 :聚乙烯、乙烯基乙酸乙酯或聚氯乙烯塑料袋 ;聚乙烯、乙烯基乙酸乙酯、聚氯乙烯、聚丁二烯或聚氨基甲酸酯输注装置 ;聚醚砜、聚酰氨或聚砜串联过滤器。 准备输液过程中必须确保无菌操作。 必须按照以下要求准备本品 : 与输液泵或重力滴注串联过滤 :取一支适当的无菌注射器(最小50 mL)并装上匹配的针头。从药瓶中抽取所需体积的西妥昔单抗,转入真空容器或塑料袋中,并重复该操作直至达到所需体积。输液管上串联一上述过滤器,并在滴注前向过滤器中注入本品,然后开始给药。滴注速率的设定和控制如前所述。 与注射器泵串联过滤 :取一支适当的无菌注射器(最小50 mL)并装上匹配的针头,从药瓶中抽取所需体积的西妥昔单抗,除去针头后将注射器放入注射器泵,注射器泵上再串联一上述过滤器,并在滴注前向过滤器中注入本品,然后开始给药。滴注速率的设定和控制如前所述。重复该操作直至达到所需体积。 在滴注期间,过滤器可能会偶尔发生堵塞。如发生堵塞,必须更换过滤器。
尚无药物过量的报道。无西妥昔单抗单次给药剂量超过500mg/m2体表面积的经验。
尚无儿童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75岁以上患者的用药经验有限。 EGFR参与胎儿的发育,已有的研究发现其它的IgG1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故虽然没有进行西妥昔单抗相关的动物研究,且没有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的足够数据,但仍强烈建议孕妇仅在其可能获得利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能接受本品的治疗。 由于未知西妥昔单抗是否会分泌到乳汁中,建议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和最后1次用药后1个月内不要哺乳。
C级:
伊立替康不会影响西妥昔单抗的安全性,反之亦然。一项正式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显示,单剂量(350 mg/㎡体表面积)伊立替康不会影响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同样,本品也不会影响伊立替康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尚未进行本品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人体研究。
本品可与表达于正常细胞和多种癌细胞表面的EGF受体特异性结合,并竞争性阻断EGF和其他配体,如α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结合。本品是针对EGF受体的IgG1单克隆抗体,两者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对与EGF受体结合的酪氨酸激酶(TK)的抑制作用,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 本品单剂治疗或与化疗、放疗联合治疗时的药动学呈非线性特征。当剂量从20mg/㎡增加到400mg/㎡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程度超过剂量的增长倍数。当剂量从20mg/㎡增加到200mg/㎡时,清除率(Cl)从0.08L/(㎡.h)下降至0.02L/(㎡.h),当剂量>200mg/㎡时,Cl不变。表观分布容积(Vd)与剂量无关,接近2~3L/㎡。 本品400mg/㎡滴注2小时后,平均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184μg/ml(92~327μg/ml),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97小时(41~213小时)。按250mg/㎡滴注1小时后,平均Cmax为140μg/ml(120~170μg/ml)。在推荐剂量下(初始400mg/㎡,以后一周250mg/㎡)到第3周时,本品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峰值、谷值波动范围分别为168~235和41~85μg/ml。平均t1/2为114小时(75~188小时)。
临床试验中,对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及其与化疗药物或放疗联合治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都进行了研究。当静脉滴注剂量为5~500 mg/㎡体表面积/周时,本品表现出剂量依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当本品的初始剂量为400 mg/㎡体表面积时,平均分布容积大致与血容量(2.9 L/㎡:1.5~6.2 L/㎡)相同,平均Cmax(±标准偏差)为185±55 ug/mL,平均清除率为0.022 L/h/㎡体表面积。本品在靶剂量时具有较长的清除半衰期,为70-100小时。 本品的血清浓度在单药治疗3周后达到稳态水平。第3周时平均峰浓度为155.8 ug/mL,第8周时为151.6 ug/mL,相应的平均谷浓度为41.3 ug/mL和55.4 ug/mL。本品与伊立替康联合用药,第12周时平均谷浓度为50.0 ug/mL,第36周时平均谷浓度为49.4 ug/mL。 抗体的代谢可能受多种途径的影响,这些途径可以将抗体降解为小分子,如短肽和氨基酸等。 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 :对目前所有临床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西妥昔单抗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会受到种族、年龄、性别、肝肾状况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仅对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血清肌酐≤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正常值上限的1.5倍,转氨酶≤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正常值上限的5倍,胆红素≤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正常值上限的1.5倍进行过本品的相关研究。
注射剂
100mg/20ml/瓶
20毫升玻璃瓶(Ⅰ型玻璃),特氟隆涂层的溴丁橡胶瓶塞及铅封。 1瓶/盒。
本品应贮藏在冰箱中(2~8℃),禁止冰冻,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24个月
L01XC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