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维宁说明书

信维宁说明书

Lansoprazole and Sodium Bicarbonate Capsules

兰索拉唑碳酸氢钠

化学名称:2-[[[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

化学结构式:

image.png

分子式:C16H14F3N3O2S

分子量:369.37

碳酸氢钠

分子式:NaHCO3

分子量:84.01

辅料:泊洛沙姆188、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硬脂酸镁和明胶空心胶囊。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吻合口溃疡。

本品在至少餐前1小时空腹服用。以下推荐剂量基于兰索拉唑含量。

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卓-艾综合征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每次30mg口服。胃溃疡和吻合口溃疡,连续服用8周,十二指肠溃疡,连续服用6周。

2.反流性食管炎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每次30mg口服,连续服用8周。


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如发现异常,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停药。

发生频率基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日本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调查的结果。

1.重要的不良反应

(1)速发严重过敏反应(全身皮疹,面部水肿呼吸困难等)(<0.1%)、休  克(><0.1%)。  

(2)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0.1%)、粒细胞减少  (0.14%)、血小板减少(0.15%)、贫血(0.14%)。

(3)肝功能障碍(<0.1%):伴有黄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等的严重肝功能障碍。

(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0.1%)。

(5)间质性肺炎(<0.1%)。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呼吸音异常(捻发音)等时,应立即停药,进行胸部X线检查,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适当处理。

(6)间质性肾炎(发生频率未知):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应注意监测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肌酐等增加)。

(7)视觉损害(发生频率未知)。

2.其它不良反应

image.png

如果发生持续腹泻,可能提示有胶原性结肠炎,应立即停药。因可能导致肠粘膜溃疡、糜烂、易出血,如出现出血、便血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其他国家临床试验中发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见下表:

image.png

兰索拉唑制剂上市后还监测到如下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未知):低镁血症、骨折、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另外,碳酸氢钠也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代谢性碱中毒、癫痫发作、手足抽搐。


1.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

2.正在使用硫酸阿扎那韦、盐酸利匹韦林、奈非那韦的患者。


1.骨折:一些已经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能使髋关节、腕关节及脊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增加。PPI高剂量、长期治疗(一年或更长时间)的患者骨折的危险性增加。患者应该使用最低剂量、最短期限的PPI治疗。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的患者应该根据相关治疗指南处理。

2.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表明,PPI治疗可能会增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风险,尤其是住院患者。如果腹泻不改善,应考虑该诊断。患者应根据医疗情况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PPI治疗。

3.低镁血症:接受PPI治疗至少3个月的患者中出现有或无症状的低镁血症罕见病例报告,大多数症状出现于治疗一年后。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手足抽搐、心律不齐以及癫痫发作。大多数患者治疗低镁血症需要镁替代治疗以及停用PPI。对于预期需延长治疗的患者或合并使用PPI和地高辛或可导致低镁血症药物(如利尿剂)的患者,应考虑在PPI治疗前定期检测血镁浓度。

4.健康受试者同时服用兰索拉唑与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或氯吡格雷引起的血小板抑制无临床显著影响。氯吡格雷与批准剂量的兰索拉唑合并给药时,无需调整前者的剂量。

氯吡格雷经CYP2C19部分代谢为其活性代谢物。在一项研究中,40位CYP2C19代谢较强的健康受试者接受了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给药,或与兰索拉唑30mg合用,连续给药九天。将氯吡格雷与兰索拉唑合用时,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相比,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平均曲线下面积减少约14%(几何平均比值为86%,90%CI:80%-92%)。药效学参数的测量表明,血小板聚集抑制(由5微摩尔ADP诱导)的变化与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变化有关,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5.胃癌:经兰索拉唑治疗症状有改善时也并不能排除胃癌的存在。因本品会掩盖胃癌的症状,所以须先排除胃癌,方可给药。

6.维生素B12缺乏:长期(例如超过3年)每日接受抑酸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胃酸过低或胃酸缺乏继而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有罕见的抑酸治疗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的文献报告。如果观察到维生素B12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则应考虑该诊断。

7.急性间质性肾炎:在服用PPI(包括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能发生在PPI治疗期间任何时候,通常由特发性超敏反应引起。如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应停药。

8.下列患者慎重用药

(1)曾发生过药物过敏的患者。

(2)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因本品代谢、排泄延迟。在不同程度慢性肝损伤患者中,兰索拉唑平均血浆半衰期从1.5小时延长至3.2~7.2小时。与健康受试者相比,稳态时观察到肝损伤患者平均AUC最高增加500%。在重度肝损伤患者中考虑减少剂量。

(3)老年患者

9.重要的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观察,按其症状使用治疗上所需最小剂量。

(2)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期使用经验,建议不要使用本品进行维持治疗。

10.动物实验研究52周强制喂饲大鼠兰索拉唑,剂量为50mg/kg/日(约为临床用量的100倍),一例大鼠发生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另一项研究24个月强制喂饲大鼠15mg/kg/日以上的兰索拉唑,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发生率增高,5mg/kg/日以上喂饲大鼠,可能出现胃类癌。此外,以兰索拉唑15mg/kg/日以上喂饲雌性大鼠和50mg/kg/日以上喂饲雄性大鼠,大鼠视网膜萎缩发生率升高。但睾丸间质细胞瘤和视网膜萎缩在小鼠致瘤研究和犬、猴的毒性试验中均未发现,因此上述病变认为可能是大鼠所特有。

11.碳酸氢钠缓冲盐成份

每粒兰索拉唑碳酸氢钠胶囊含1100mg的碳酸氢钠(相当于13mEq)。碳酸氢盐与钙或牛奶一起长期服用会引起乳—碱综合征。长期服用碳酸氢钠可能导致全身性碱中毒并且钠的摄入增加会导致水肿与体重增加。对于限钠饮食或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应考虑钠量。当患者有巴特尔综合征、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酸碱平衡障碍时应该避免使用。


兰索拉唑:血液透析不能清除循环中的兰索拉唑。如果出现药物过量,应给予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异常(低钙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以及癫痫发作。应当进行支持性治疗及纠正电解质异常。


未进行相关临床试验。一般而言,老年患者的胃酸分泌能力和其他生理机能均会降低,故应慎重使用。兰索拉唑:已确认兰索拉唑在大白鼠胎仔的血浆浓度比在母鼠中高,又在兔子(经口给药30mg/kg/日)的实验发现胎仔死亡率增加,故对孕妇或有可能怀孕的妇女,需事先判断治疗上的益处超过危险性时,方可用药。 碳酸氢钠:孕妇使用碳酸氢钠的现有数据不足以确定药物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或流产的风险。已发表的动物研究报道显示,大鼠、小鼠、兔子在妊娠期间给予碳酸氢钠并未引起子代发育的不良影响。兰索拉唑:曾有报告指出,在动物实验(大白鼠)中本品会转移到乳汁中。所以本品不适合用于正在哺乳期中的妇女。如不得已需服药时,应避免哺乳。 已发表文献中可用的数据表明,碳酸氢钠会出现在人体乳汁中。

兰索拉唑主要通过肝药物代谢酶CYP2C19和CYP3A4进行代谢。

兰索拉唑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可能会促进或抑制合用药物的吸收。

(1)禁忌同时服用的药物

image.png

(2)合并用药时需注意

image.png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6900153000943

1. 作用机制

本药转移到胃粘膜壁细胞的酸分泌细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活性体结构,此种活性物与分布于该区域的质子泵((H + + K + ) -ATPase)的 SH 基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2. 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1)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

健康成人,单次口服给药或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胃泌素引起的酸分泌,且此作用在给药后能持续 24 小时。 

2)胰岛素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可明显地抑削由胰岛素引起的酸分泌。 

3)夜间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具有明显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的作用。

4)24 小时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以每日一次兰索拉挫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通过 24 小时胃液采样试验,可观察到 24 小时的胃酸分泌明显地受到抑制。 

5)24 小时胃内 pH 值的监测:健康成人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每日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24 小时的胃酸分泌皆明显地受到抑制。 

6)24 小时食道下段 pH 值的监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9 天,对胃食管反流现象,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日本及欧美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1. 临床效果

(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

上述疾病患者共 1137 例,每日一次口服 30 mg,一般临床试验 2-8 周,双盲对照试验胃溃疡 8 周,十二指肠溃疡 6 周,最终经内窥镜检查判定愈合,治愈率见下表。

image.png

2. 对血清胃泌素、内分泌功能和胃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影响

(1)胃溃疡患者连续 8 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连续 6 周,服用兰索拉唑 30 mg,每日一次,发现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停药 4 周可恢复正常。

(2)胃溃疡或十二指肠遗疡患者服用兰索拉唑 30 mg,每日一次,连续 8 周,对各种激素水平如泌乳素、皮质激素、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脱氢表雄酮硫酸脂(DHEA-S)、睾丸酮、雌二醇均无影响。

(3)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兰索拉唑 30 mg,每日一次,连续 8 周,对胃粘膜壁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没有影响。


1. 血中浓度

在一项随机、开放、单剂量、单制剂、两周期、空腹和餐后交叉研究中,健康成人在空腹或餐后(12 名受试者)单次口服 30 mg 兰索拉唑碳酸氢钠胶囊后,兰索拉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 12 名受试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image.png

image.png

2. 尿中排泄

6 例健康成人空腹或餐后一次口服 30 mg 或空腹口服 15 mg 兰索拉唑后,尿中未检测到药物原形,只检出药物代谢产物。服药后 24 小时尿排泄率为 13.1-23.0%。

3. 连续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6 例健康成人每日晨起空腹给予兰索拉唑 30 mg,连续 7 天,观察血药浓度和尿排泄率,本品不会引起体内蓄积。


胶囊剂

每粒含兰索拉唑30mg和碳酸氢钠1100mg

药用铝箔/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装入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袋。 7粒/板×2板/袋×1袋/盒。

遮光,密封,不超过25℃干燥处保存。

7

18个月。

国药准字H20220022

微信扫一扫,关注医库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