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琚制药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说明书
Fluticasone Propionate Cream
氟替卡松
化学名称为:(6α,11β,16α,17α)-6,9-二氟-11-羟-16-甲基-3-氧代-17-(1-氧代丙氧基)-雄甾-1,4-二烯-17-硫代羧酸,S-氟甲基酯。 分子式 :C25H31F3O5S 分子量 :500.6
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
本品是一种适用于成年人、一岁及一岁以上儿童的一种外用糖皮质激素,用于缓解对糖皮质激素有应答的皮肤病的炎症和瘙痒症状。 包括下列: - 特应性皮炎(包括婴儿特应性皮炎) - 钱币状皮炎(盘状湿疹) - 结节性痒疹 - 银屑病(泛发型除外) - 慢性单纯性苔癣(神经性皮炎)和扁平苔藓 - 脂溢性皮炎 - 刺激性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 盘状红斑狼疮 - 作为红皮病中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辅助药物 - 虫咬皮炎 - 粟粒疹(痱子) 减少复发风险 在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被有效治疗后, 使用本品能减少其复发的风险。
成年人,老年人和一岁及一岁以上儿童适用本品。 炎性皮肤病治疗 涂抹薄薄一层足够覆盖皮损处的乳膏并轻轻抹擦,每天一次或两次,共 4 周,直到皮损改善。然后减少用药频率或改用效力较低的制剂继续治疗。每次用药后与用润肤剂之前,应间隔足够的时间以保证药物吸收。如果皮损加重或在用药2-4 周内症状无改善,应当重新评价治疗和诊断是否恰当。 特应性皮炎 一旦症状得到了控制,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剂量应逐渐减少直至终止,换用润肤剂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强效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时,可能出现原有皮肤病症状的反跳。 减少复发风险 一旦有效治疗了急性发作,用药次数应减少至每日一次、每周两次,并且不用封包。所有以前的皮损或已知有可能复发的区域应当继续应用。该方案应与每日常规使用润肤剂联合起来。应定期对皮损进行再评估。 一岁及一岁以上儿童 儿童外用糖皮质激素时,更易发生局部及全身副作用。与成年人用药相比,儿童用药周期应短,且应用效力较弱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本品时应当谨慎,确保用药剂量为能产生有效疗效的最低剂量。 老年人 临床研究中未发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存在药物应答差异。老年人中肝功能或肾功能减退的发生几率较高,一旦发生药物全身吸收,药物清除可能被延迟。因此应当使用能在最短用药时间内达到预期临床疗效的最小用药剂量。 肾脏/肝脏损伤 一旦发生药物的全身吸收(当长时间应用到大面积皮肤表面时),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可能延迟,从而增加全身毒性的危险。为了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应使用能在最短时间达到所需临床疗效的最小药物剂量。
上市后数据 在下文中按照MedDRA 系统器官分类及发生频率列出药物不良反应(ADR)。频率定义为:很常见(≥1/10),常见(≥1/100 至 <1/10),不常见(≥1/1 000 至 <1/100),罕见(≥1/10 000 至 < 1/1 000 )以及很罕见(<1/10 000),包括单个报告。 感染和传染 很罕见: 机会性感染 免疫系统病症 很罕见: 超敏反应 内分泌病症 很罕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抑制: · 体重增加/肥胖 · 体重增加延迟/儿童生长迟缓 · 类库欣综合征特征(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 内源性氢化可的松水平降低 · 高血糖/糖尿 · 高血压 · 骨质疏松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 常见: 瘙痒 不常见: 局部皮肤烧灼感 很罕见: 皮肤变薄、萎缩、出现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改变、多毛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基础症状恶化、脓疱型银屑病、红斑、皮疹、荨麻疹。
1、禁用于对本品中任一成份过敏者。 2、禁用于玫瑰痤疮、寻常痤疮、酒渣鼻、口周皮炎、原发性皮肤病毒感染 (如:单纯疱疹,水痘 ) 。 3、禁用于肛周及外阴瘙痒。 4、禁用于真菌或细菌引发的原发皮肤感染。 5、禁用于一岁以下婴儿的皮肤病,包括皮炎和尿布疹。 6、禁用于非炎症性瘙痒症。
对糖皮质激素或该制剂中任何辅料有局部超敏反应史的患者应当慎用本品。局部超敏反应(见【不良反应】)可能与正在治疗的症状相似。 由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全身吸收增加,一些个体中可能发生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和导致糖皮质激素不足的可逆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抑制的表现。如果观察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通过减少用药频率或换用一种效力较低的糖皮质激素逐渐停药。突然停止用药可能导致糖皮质激素不足(见【不良反应】)。 全身作用增加的危险因素有: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效力和配方 ·暴露持续时间 ·应用面积大 ·用于间擦部位例如擦烂区或封包敷料下(婴儿中尿布被视作封包) ·角质层水合增加 ·用于薄的皮肤,如:面部 ·用于破损皮肤或皮肤屏障可能受损的其它症状 ·与成年人相比,按比例计算,儿童和婴儿可能吸收更大量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因而可能更容易引起全身性副作用。这是由于儿童皮肤屏障不成熟并且与成年人相比具有更大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 儿童 在一岁至年龄未满 12 岁的儿童中,应当尽可能避免长期连续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因为该人群中更有可能发生肾上腺抑制。 老年人 临床研究中未发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存在药物应答差异。老年人中肝功能或肾功能减退的发生几率较高,一旦发生药物全身吸收,药物清除可能被延迟。因此应当使用能在最短用药时间内达到预期临床疗效的最小用药剂量。 用于治疗银屑病 外用糖皮质激素应当慎用于银屑病,这是由于在一些情况下曾报告过反跳式复发、耐药现象及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而引起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和局部或全身毒性。如果用于治疗银屑病,认真的患者监督很重要。 用于面部 长期将本品用于面部不可取,因为面部更易发生萎缩性改变。 用于眼睑 若将本品用于眼睑,需确保制剂不进入眼睛。因为在该部位重复用该药可能导致白内障和青光眼。 合并感染 治疗已感染的炎性病变时,应采用适当的抗微生物治疗。如果感染有任何扩散,应当停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进行适当的抗微生物治疗。 封包引起感染 皮肤皱褶内温暖、潮湿的环境可能有助于细菌滋生,封包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当使用闭合敷料时,应当在敷贴新鲜敷料之前清洁皮肤。 慢性腿部溃疡 有时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腿部溃疡周围的皮炎。然而,该用法可能会增加局部超敏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局部感染的危险增加相关。 除非采用本品治疗超过50%的成年人体表面且每天用药剂量超过20 g,否则本品的治疗性应用不会导致HPA 轴的明显抑制(早晨血浆氢化可的松小于5μg/dl)。 本品含有辅料咪脲,后者释放痕量降解产物甲醛。甲醛与皮肤接触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或刺激。 肾脏/肝脏损伤 一旦发生药物的全身吸收(当长时间应用到大面积皮肤表面时),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可能延迟,从而增加全身毒性的危险。 为了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应使用能在最短时间达到所需临床疗效的最小药物剂量。 对驾驶和使用机器能力的影响 尚未研究调查本品对驾驶或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根据外用本品的不良反应概况,预期对此类活动没有损害作用。 运动员慎用
局部应用本品有可能吸收足够的量而产生全身反应。急性过量几乎不可能发生。慢性过量应用或误用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在这种情况下应逐渐停用类固醇。但因可能出现急性肾上腺抑制,应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孕妇用药 丙酸氟替卡松在孕妇中用药的数据有限。 妊娠动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见【药理毒理】)。尚未确定该研究结果与人类的相关性;然而,只有当药物对目前的预期益处超过了对胎儿的任何可能危险时,才可以考虑在妊娠过程中应用本品。应当仅在最短时间应用最低治疗剂量。哺乳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用药尚未确定。 尚不知道外用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导致足够的全身吸收,使得乳汁中有可检测量的药物。 如果皮下给药后在哺乳实验室大鼠中获得了可测定的药物血浆水平,则有证据表明乳汁中存在丙酸氟替卡松。 只有当药物对母亲的预期效应超过了对婴儿的危险时,才可以考虑在哺乳过程中应用本品。 如果哺乳过程中用药,本品不得应用于乳房,以避免婴儿意外摄入。1岁以下儿童禁用本品。儿童用药时应尽可能采用最低有效治疗剂量并避免长期持续使用本品。临床研究中未发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存在药物应答差异。老年人中肝功能或肾功能减退的发生机率较高,一旦发生药物全身吸收,药物清除可能被延迟。因此应当使用能在最短用药时间内达到预期临床疗效的最小用药剂量。
C级:
外用本品有可能使机体吸收足够的量从而产生全身反应。通常急性药物过量几乎不可能发生。慢性药物过量或药物误用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在这种情况下应逐渐停用糖皮质激素。但因可能出现急性肾上腺抑制,应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6904735001199
丙酸氟替卡松是一高效,具有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经皮给药后,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很弱,因此,其治疗指数高于大多数常用的类固醇制剂。 皮下注射给药会产生强效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作用,但口服作用弱,可能为代谢失活所致。体外试验表明本药对人体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有强亲和力和激动作用,丙酸氟替卡松无预期外激素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
遗传毒性 丙酸氟替卡松体外三致试验结果显示标准Ames试验,E.coli变异,S.cereviseiae基因转变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分析均未见致突变现象。小鼠微核试验和培养人淋巴细胞试验未见致染色体畸变现象。 生殖毒性 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雄性大鼠每日皮下注射丙酸氟替卡松50 ug/kg,雄性大鼠每日皮下注射丙酸氟替卡松100 ug/kg(后期减至每日50 ug/kg),对交配和生殖力均无影响(分别为70 kg体重,每天局部使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15 g,透皮吸收为近3%时全身暴露水平的15倍和30倍)。 致畸作用 全身给药时在较低剂量下糖皮质激素就有致畸作用。有些糖皮质激素皮肤给药后亦产生致畸作用。妊娠过程中丙酸氟替卡松皮下给药于小鼠(150μg/kg/天,为人用剂量的45 倍)、大鼠(100μg/kg/天)或兔(300μg/kg/天),导致包括腭裂在内的胎儿畸形。经口给药没有导致胎儿畸形,与丙酸氟替卡松经口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低相一致。 致癌作用 动物研究显示长期外用和口服丙酸氟替卡松没有任何致癌作用的表现。
吸收:丙酸氟替卡松为活性成分,多种因素(如赋形剂和表皮屏障的完整性)影响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的透皮吸收。封闭性敷裹可增加渗透。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可从正常完整皮肤吸收。皮肤炎症和/或其他皮肤疾病可增加透皮吸收。 12名健康男性连续3周,每日2次使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12.5 g,血药浓度一般都低于可检测水平(0.05 ng/mL)。6名健康男性在封包下连续5天使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25 g,血药浓度在0.07-0.39 ng/mL之间。 大鼠局部应用1 g/kg放射标记的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软膏24小时,7日末药物消除近80%,其中大多数(73%)从用药部位消除。用药部位皮肤内消除小于1%。大约5%的药物透皮后全身吸收。在研究的7日内本品持续吸收,提示丙酸氟替卡松在用药部位有较长的驻留时间。 分布:健康受试者静脉给予 1mg 丙酸氟替卡松,分布迅速,与其高脂溶性和高组织结合的特性一致。表观分布容积为4.2L/kg (2.3 – 16.7 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1%。丙酸氟替卡松与红细胞的结合弱且可逆。丙酸氟替卡松与人皮质素传递蛋白和黑色素无明显结合。 代谢 :体外将放射标记的丙酸氟替卡松和人皮肤组织匀浆共同孵育未检测到丙酸氟替卡松的代谢物。静脉给予1 mg丙酸氟替卡松,血浆清除率为1093 mL/min(618-1702 mL/min),肾清除少于总量的2%。丙酸氟替卡松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 3A4介导的5-氟甲基硫代羰酸酶群水解,生成无活性的17-β-羧酸代谢物(人体能检测到的唯一代谢物)。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该代谢物与人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不到丙酸氟替卡松的?000,其药理活性可忽略不计。在体外用培养人肝细胞试验检测到的其他代谢物在人体均未检测到。 排泄 :在所有受试动物中,分泌途径独立于丙酸氟替卡松的给药途径。分泌主要经粪便并且基本在 48 小时内完成。健康受试者静脉给予 1mg 丙酸氟替卡松,呈多指数动力学特征,平均终末半衰期为7.2 小时。
乳膏剂
0.05%
铝管,1 管/盒。
30℃以下保存。
42.00元
24个月
D07AC17
国药准字H20103337